Changes between Version 1 and Version 2 of rock/paper/DFS_VM_Grid


Ignore:
Timestamp:
Jan 20, 2009, 2:57:10 PM (15 years ago)
Author:
rock
Comment:

--

Legend:

Unmodified
Added
Removed
Modified
  • rock/paper/DFS_VM_Grid

    v1 v2  
    11[[PageOutline]]
    22=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Virtualization Techniques Supporting On-Demand Virtual Machine Environments for Grid Computing =
    3 == 重點 ==
    4 簡單來說,作者使立用自家研發的 [http://www.acis.ufl.edu/~ming/gvfs/ GVFS ] (以前的PVFS) 來作為 VM 的 Image 和 Data 存取,GVFS 是 Base 於 user-level 的 NFS 機制上,因此使用者可用類似於 NFS 的方式來存取,在加上跨網域的特性(為了Gtrid的環境),不過虛擬技術上它選擇較簡單操作和成熟的 Vmware 來作測試,作者宣稱降的搭配,相較於純 NFS 上的 VM,GVFS 上得 VM 效能可以提高 30% ,回存資料也小於 10% 的 proxy cache,clone VM 只需 160 秒 (第二次在 clone ,因cache關係只需25秒),而用純 NFS 超過30分才能 clone,而透過scp 則需20分
     3== 1. 重點 ==
     4 * 簡單來說,作者使立用自家研發的 [http://www.acis.ufl.edu/~ming/gvfs/ GVFS ] (以前的PVFS) 來作為 VM 的 Image 和 Data 存取,
     5 * GVFS 是 Base 於 user-level 的 NFS 機制上,因此使用者可用類似於 NFS 的方式來存取,在加上跨網域的特性(為了Gtrid的環境),
     6 * 虛擬技術上它選擇較簡單操作和成熟的 Vmware 來作測試,作者宣稱降的搭配,
     7 * 相較於純 NFS 上的 VM,GVFS 上得 VM 效能可以提高 30% ,回存資料也小於 10% 的 proxy cache,clone VM 只需 160 秒 (第二次在 clone ,因cache關係只需25秒),而用純 NFS 超過30分才能 clone,而透過scp 則需20分。
    58
    6 == 架構 ==
     9[[BR]]
     10== 2. 架構 ==
     11[[Image(DFS_VM.png)]]     
     12 * C1、C2 是 Host
     13   * C1 存取 Image server I1 和 I2 上得 guest OS Image
     14   * C2 存取 Image server I1 上得 guest OS Image
     15 * VM1、VM2、VM3 是 Guest
     16   * VM1 和 VM2 存取 Data Server D2 上得資料
     17   * VM3 存取 Data Server D1 上得資料
    718
     19[[Image(proxy.png)]]
    820
     21== 3. 效能評估  ==
    922
     23[[BR]]
     24== 4. 想法 ==
     25 * 作者評估效能的指標可以做為參考
     26 * 若是採用 Lustre 效能是否比 GVFS 更高呢?
     27 * 為何作者採用 Vmware 而不使用 XEN 呢?   
     28   若是同樣架構,採用 XEN 相較於 VMware 效能會如何?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