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BL+KVM+ONE == = 【系統環境】 = || || '''CPU''' ||'''OS''' || || '''Version''' || Intel(R) Core(TM)2 Quad CPU Q9550 @ 2.83GHz|| Debian GNU/Linux testing 6 (squeeze) (64bit)|| == 安裝debian系統 == 安裝debian系統的過程已經非常人性化了.[[br]] 可參考 wiki中的 debian安裝如 http://wiki.linux.org.hk/w/Install_Debian [[br]] [[PageOutline]] {{{ #!html

KVM 安裝和操作

}}} == KVM 原理 == KVM(Kernel-based Virtual Machine)是一個全虛擬化的技術,基於在x86硬體虛擬化下包含了(Intel VT或AMD-V) [[br]] 主要技術是可以載入kernel module(kvm.ko)來提供了虛擬化的基礎設施與特定的模組(kvm-intel,kvm-amd.ko).[[br]] 硬體設備支援虛擬化的CPU也透過kernel module來支援KVM,然而KVM只有負責核心與硬體HVM(hardware-assisted virtualization)[[br]] 支援,也就是KVM負責VMM(Hypervisor)的事項,至於其他的硬體設備需要由qemu來模擬.[[br]] == qemu 原理 == qemu是由GNU所開發出來的一個模擬器,主要有兩種模擬的方式:machine emulator (User mode emulation),virtualizer(System mode).[[br]] 1.machine emulator模式主要在linux下處理Wine Windows API emulator(目的是在Unix系統上提供Windows API,也就可以在Unix系統上使用Windows程式)[[br]] 2.system mode模式是用來模擬各種裝置,例如儲存裝置,網路卡,USB,等等. == KVM安裝 == 一開始先修改使用者nchc,讓nchc有root權限 {{{ sudo su visudo 在root ALL=(ALL) ALL 之後加入 nchc ALL=(ALL) ALL }}} 利用指令檢查cpu是否支援,目前的機器幾乎都有支援. {{{ egrep '(vmx|svm)' --color=always /proc/cpuinfo }}} 安裝kvm,kvm-pxe,qemu. {{{ sudo apt-get-install kvm kvm-pxe qemu libvirt-bin }}} 載入modprobe 並重新開機 {{{ sudo modprobe kvm-intel }}} 將使用者加入在kvm的群組中,讓nchc不用每次都用sudo來執行kvm的指令 {{{ sudo adduser nchc kvm }}} 建立資料夾,並且下載debian.iso檔案於目錄下 {{{ mkdir KVM cd KVM wget http://cdimage.debian.org/debian-cd/6.0.2.1/amd64/iso-cd/debian-6.0.2.1-amd64-xfce+lxde-CD-1.iso }}} 利用qemu來製作檔案系統名稱如 deb.img,大小為10G {{{ qemu-img create deb.img 10G }}} 利用剛下載的iso檔案來當作kvm虛擬光碟內的CD,並且進行安裝. {{{ kvm -cdrom debian-6.0.2.1-amd64-xfce+lxde-CD-1.iso deb.img }}} 安裝好之後,可以利用指令啟動image {{{ kvm -hda deb.img -m 512M }}} [[PageOutline]] {{{ #!html

DRBL 說明與操作

}}} == DRBL 說明 == 說明引用網址如下 http://drbl.nchc.org.tw/introduction/ [[br]] DRBL (Diskless Remote Boot in Linux)是一個自由軟體,由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所開發,主要功能是安裝了此軟體的 [[br]] Linux伺服器,就可以同時提供數十台電腦操作與使用管理者所需要做得就是在伺服器上安裝好Linux之後,再裝好DRBL, [[br]] 用戶端電腦不需要有硬碟,不需安裝軟體,只要透過PXE網路開機,就可以直接使用了伺服器端提供的Linux了。DRBL的特色包含: [[br]] * 支援多元化的資訊教育,與現有系統共存,電腦教室可以很方便與快速的切換作業系統 * 用戶端電腦可以不需要有硬碟,有硬碟DRBL也可以充分利用 * 集中管理,安裝1台就等於安裝多台(~40台),下一個指令就可以對多台電腦做動作 * 內建回復系統,可以同時複製或是還原多台(~40台)用戶端電腦硬碟裡的作業系統(Linux, MS Windows 9X/2K/XP皆可) == 安裝步驟 == * 網路設定如下: 準備兩張網路卡,一張為eth0,另外一張eth1 [[br]] [[Image(DRBL.jpg)]] 設定網路卡,編輯/etc/network/interface設定如下 [[br]] auto lo [[br]] iface lo inet loopback [[br]] auto eth0 [[br]] iface eth0 inet static [[br]] address 140.110.134.53 [[br]] netmask 255.255.255.0 [[br]] gateway 140.110.134.254 [[br]] auto eth1 [[br]] iface eth1 inet static [[br]] address 192.168.1.1 [[br]] netmask 255.255.255.0 [[br]] 編輯/etc/resolv.conf,內容如下 [[br]] nameserver 140.110.16.1 [[br]] * 安裝流程 如果你的套件支援apt-key金鑰管理,請在terminal下指令 {{{ wget -q http://drbl.nchc.org.tw/GPG-KEY-DRBL -O- | sudo apt-key add - }}} 修改 /etc/apt/source.list,加入一行(在最後面) {{{ deb http://free.nchc.org.tw/drbl-core drbl stable }}} 更新套件 {{{ sudo apt-get update }}} 安裝DRBL {{{ sudo apt-get install drbl }}} 設定client端的kernel與安裝軟體套件 {{{ sudo /opt/drbl/sbin/drblsrv -i }}} 佈署client端 {{{ sudo /opt/drbl/sbin/drblpush -i }}} 以上是把DRBL佈署給client端,這時候把每台client端利用PXE開機 [[br]],畫面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