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es between Version 5 and Version 6 of jazz/09-06-26
- Timestamp:
- Jun 27, 2009, 10:52:28 AM (16 years ago)
Legend:
- Unmodified
- Added
- Removed
- Modified
-
jazz/09-06-26
v5 v6 11 11 * Q2: 目前採用雲端運算划算嗎? 12 12 * A2: 看應用。若是短時間或單一次大量運算,會比較划算。根據 Amazon EC2 與 S3 的計費方式,計算、儲存與網路傳輸都要計費,因此以生物資訊的應用不合適。目前合適的規模以中小企業為主,多數成功案例都跟 Web Service 或 Web Application 有關。 13 * A2 -1: 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生物資訊相關應用應該建立私人雲端(Private Cloud),因為生物資訊的應用必須上傳大的資料集(Dataset),儲存那麼大的資料,又是高計算量的應用,因此以使用量來計算,或許建置自己的私有雲端會比較恰當。13 * A2.1: 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生物資訊相關應用應該建立私人雲端(Private Cloud),因為生物資訊的應用必須上傳大的資料集(Dataset),儲存那麼大的資料,又是高計算量的應用,因此以使用量來計算,或許建置自己的私有雲端會比較恰當。 14 14 * Q3: 為何說雲端運算是『計算就資料』,格網運算是『資料就計算』呢? 15 15 * A3: 這是目前我們的觀察,以及技術實作上的差異(格網的 Globus 技術特性,雲端的 Hadoop 技術特性)。格網過去會採用 GridFTP 來搬運資料,因此縱使 Meta-Schedule 幫你找到計算資源,而你也已經排到排程,但還是要等資料搬好才可以作運算。而雲端運算是一開始資料上傳就被切割成細塊,同時備份三份隨機分布在不同主機上,因此排程器較容易地找到資料所在的計算節點進行運算。